血色记忆:中越战争中那些被鲜血浸透的人性悲歌
1979年2月17日的凌晨,莫隆山谷的雾气还未散尽,解放军121师362团的迫击炮突然撕裂夜空。越军少校武文辉的钢盔被气浪掀飞,碎片擦着脸颊飞过,他抹了把脸上的血,对着无线电嘶吼: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!
1979年2月17日的凌晨,莫隆山谷的雾气还未散尽,解放军121师362团的迫击炮突然撕裂夜空。越军少校武文辉的钢盔被气浪掀飞,碎片擦着脸颊飞过,他抹了把脸上的血,对着无线电嘶吼: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!
1979年2月,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展开了新时代的第一场边境保卫战~对越自卫反击战。在此后的10年中,各大军区的精兵强将更是轮番上阵,予以了宵小沉重而持久的打击,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
高平战场在中越战争里算得上是最激烈的那个点,越南官方资料里反复提到这里是中国军队投入兵力最多的地方。说白了,1979年那场边境冲突,中国从广西方向派了19个陆军师,其中11个就砸在高平,占整个作战的近四成。越南方面呢,主要靠第一军区部队和当地力量顶着,资料来自
陈仲言,越南高平省高平市人,原越军第一军区第26军参谋部通信处军官。1979年我军发起对越自卫还击、保卫边疆作战时,他是初中9年级学生,亲历了高平市老百姓躲避战火的全过程。下面,就是陈仲言对1979年2月18日和19日,也就是战争第二天和第三天逃难经历的回忆。
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完后,边境线上没消停过,尤其是1984年老山轮战那会儿,双方你来我往,炮火天天响。越南那边仗着地形熟,搞了不少小动作,渗透破坏是家常便饭。中国这边本来想守住阵地,不想把事儿闹大,但越南的炮击越来越烦人,逼得我们也得硬着头皮顶上。